卢湾体育场看台下,王励勤有了一间新办公室,那是上海市乒乓球协会所在地。去年底,他多了一重身份——上海市乒乓球协会会长。最近,2023年庆“ 七一 ”乒乓球比赛进入倒计时,王励勤更忙碌起来,毕竟这是市乒协会主办的一项重要赛事。
(资料图)
从6岁开始打乒乓球,到成为奥运冠军,再到退役后转型,王励勤现在的职务是上海市竞技体育训练管理中心主任,肩上扛着上海体育“争金夺银”的担子。在接过群众乒乓球的另一副担子后,王励勤身处的舞台更宽了,能干的事也更多了,当下机遇和挑战并存,他将如何面在?解放日报·上观新闻记者和王励勤进行了一次面对面的对话。
【让青少年赢在“起跑线”】
解放日报·上观新闻:之前有过市场调查,乒乓球不是时下年轻人热门项目的前三,篮球、足球、羽毛球更火,你怎么看?怎么把年轻群体拉过来?
王励勤:乒乓球在上海有着深厚的群众基础,尤其是作为国球,在上海的影响力很大。从竞技体育角度,上海为国家培养了一大批优秀运动员,在国际赛场上为国争了光;从各项群众性赛事来看,参与人数包括青少年,在全国也是领先的。
确实现在可选择的体育项目多了,上海又是国际化大都市,职业化市场化发展好的项目,比如网球,击剑也热了起来。如果从参与乒乓球训练的青少年群体来说,人数其实是有增长的。乒乓球项目门槛低、伤病少,经常锻炼还有助于防止近视,提高反应能力和思维能力,所以很多家长愿意让孩子练乒乓球。
现在群众性乒乓球赛事很多,但针对青少年群体的赛事还是比较缺乏。市乒协也在谋划重点打造建立青少年赛事体系,为他们搭建平台。去年年底,市乒协在组织中乒协国青国少选拔赛时,特别跟中国乒乓球博物馆联合在赛场举行了“乒乓文化展”,效果非常好。小选手们在参赛之余,接受了一次乒乓球文化的熏陶,从老一辈中国乒乓球选手身上学到顽强拼搏、为国争光的精神。所以,未来我们希望跟教育部门有更好的合作,结合赛事融入青少年群体的爱国主义教育。
解放日报·上观新闻:讲到小选手通过乒乓球加强爱国主义教育,你小时候练球时,是否也受到过这样的感染熏陶?
王励勤:是的。我小时候在闸北区业余少体校训练。那时候条件很艰苦,没有专门的乒乓球馆,在学校的地下防空洞训练,由于层高低还打不了高球。那时候器材也匮乏,球拍上的胶皮能打到发亮像镜子照得出自己才能换。带孩子入门的青训教练很重要,他们陪伴的时候有时甚至超过父母,不但教孩子打球,还要培养综合素质。我的启蒙教练沈益民虽然只是基层教练,但他的敬业精神对我的影响很大,他对我们要求很高,他常说:“世界上最怕认真两个字。”
环境艰苦也是一种磨炼。沈教练会根据我们参加比赛的表现,奖励新的胶皮。那时候我就是想赢球,赢了才能有新的胶皮。上海曾经涌现徐寅生、李富荣等一批世界冠军,我一直听他们的故事,看他们的比赛录像,那时我的人生目标就是拿世界冠军,也要为国争光。
王励勤、王皓、刘国梁、马琳(从左至右)
解放日报·上观新闻:从上个东京奥运周期开始,日本就开始“断代培养计划”,涌现了一批优秀青少年选手。青训对孩子的影响有多大?我们能不能在低龄化培养中形成自己的特色和优势?
王励勤:这让我想到今年去南非世乒赛现场,看了之后收获良多。最近几年乒乓球技术又有了一次飞跃,中国队能够包揽五枚金牌,正是因为技战术先进、攻防体系平衡。我看到国外的年轻运动员进步也很快。这说明把握乒乓球发展趋势非常重要,包括青少年运动员的培养规律,需要与时俱进。
现在上海从事青少年乒乓球培训的俱乐部不少,但有些教练没有经过系统培训,跟不上技术发展的潮流。青少年训练跟成年人培训还是不同,要结合身体条件、认知水平,符合青少年培养规律,在训练理念、方式方法上更规范科学,这需要市乒协在专业领域给予他们更多的指导,定期展开业余教练员培训。将来我们希望邀请优秀运动队甚至国家队的优秀教练,为基层教练分享先进的乒乓球训练理念和方法。
市乒协正在做乒乓球社会俱乐部及培训机构情况排模梳理工作,下一步协会将完善行业标准,鼓励支持社会力量参与后备人才的培养。
未来,优秀运动员的培养路径不只是从少体校到市队的传统模式,也可以从社会俱乐部中发现好苗子。比如许昕开球馆,切合当下年轻人的潮流文化,还开展青少年培训。他用自己在业内的知名度和影响力,普及推广乒乓球运动,我们肯定鼓励支持。
王励勤(左)与许昕在许昕乒乓球体验馆一较高下。
【办更多市民喜爱的赛事】
解放日报·上观新闻:每年的“红双喜”杯,还有俱乐部之间的联赛,上海的群众性乒乓球赛事很丰富。这次的“七一”乒乓球比赛是否会成为又一项传统赛事?
王励勤:在庆祝建党100周年的时候,上海举办过了首次百名党员乒乓球赛,当时反响很好。所以今年扩大了赛事规模,各区报名非常热烈,有来自全市的近30支队、近300名选手参加。用特殊的形式庆祝党的日子,非常有意义,我们也希望让这项比赛成为一年一届的传统品牌赛事。
解放日报·上观新闻:作为奥运冠军,此前你经常受邀请参加民间的乒乓球赛事,现在成为市乒协会长,再参加这些比赛感受有何不同?
王励勤:上海的乒乓球项目普及推广做得非常出色,是热爱乒乓球运动的社会各界人士大力支持的结果。乒乓球项目受关注程度高,所以对我来说,起点高、舞台广、责任更大。
协会在开展全民健身,传播乒乓文化的过程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。市乒协是连接参与乒乓球运动的爱好者,以及相关从业人员的桥梁纽带。今后我们除了举办丰富多彩的赛事活动,更多的是提供乒乓球公共服务,打造新媒体宣传平台,及时向球友更新发布赛事、培训、行业内的信息。
市乒协将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,以更好满足市民对乒乓球运动的需要,作为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,吸引更多的人参与乒乓球这项运动。
乒坛名宿张燮林、国际乒联终身名誉主席徐寅生、王励勤在上海纪念中美乒乓外交50周年活动中。
解放日报·上观新闻:确实,市乒协作为行业协会侧重点不同,更多的是体现专业服务和指导功能,不可能事事包揽。
王励勤:是的。我们新一届班子的副会长里,有曹燕华、张德英这样的乒乓球世界冠军,也有关心乒乓球项目发展的社会人士,兼具专业背景和影响力,大家凝心聚力,共同为上海乒乓球事业发展出谋划策。
我们的老领导徐寅生作为国际乒联终身名誉主席,一直身体力行推广乒乓球项目。他经常也跟我交流,提出可以器材改革,比如把乒乓球再做得大一些,让乒乓球打起来更简单,提高更多人参与的兴趣。所以,我们也是想把前辈的接力棒接好。
讲到不可能事事包揽,我们还是想更多地发挥区乒协或其他办赛主体的积极性。今年市乒协制定了赛事扶持政策,在赛事规模、特色、场地等办赛条件方面设置了要求,对符合要求的办赛主体给予经费支持。我们的出发点希望有更多的特色品牌赛事补充到市乒协的赛事体系。比如针对不同年龄、不同职业的人群,做定制化赛事;比如进一步发挥赛事活动功能,举办公益类赛事,凸显社会责任。
【身份切换不忘党员初心】
解放日报·上观新闻:七一前夕,会不会让你想起自己的入党过程?
王励勤:是的,印象很深刻。我15岁进国家队,那时候我是仰望前辈的小队员,看到在国际赛场争金夺银的主力队员往往也是党员,大赛时敢于冲在前。在他们的感召下,我也努力向党组织靠拢,递交了入党申请书。
1999年7月,当时国家队正在备战第四十五届荷兰世乒赛,在河北正定封闭训练期间,我火线入党,那年我21岁。记得入党宣誓仪式就在平时的训练馆里举行,简单又隆重,包括我在内的五名年轻运动员光荣地加入中国共产党。在备战的关键时期,通过入党仪式,能够激励所有备战的运动员和教练员。遇到世界大赛和承担重大任务的时候,就是需要党员勇挑重担,全力以赴。
王励勤(左)在上海纪念中美乒乓外交50周年活动中。
解放日报·上观新闻:退役后走上新的工作岗位,你是如何让自己成功转型?
王励勤:新的工作岗位对我来说是第二次创业,角色转变的过程,我边学边干。从自己拿球拍在赛场上为国争光,到培养优秀运动员成为上海的骄傲、国家的骄傲,后者难度更大。因为前者只需管理好自己,管理团队要了解每个人的想法,激励和调动团队每一个人,把所有人拧成一股绳。
我的职业生涯收获的不仅仅是成绩和荣誉,更多的是超越自我、追求卓越、顽强拼搏的体育精神。24年的党龄,我始终牢记入党誓言,不忘初心,不断强化自己的党员模范意识。当下结合主题教育,通过理论学习,我也进一步坚定理想信念,紧扣“学思想、强党性、重实践、建新功”的要求,跟本职工作相结合。
有调研才有发言权。解决工作中的实际问题,首先要开展调查研究,再制定具体对策突破难点瓶颈。对协会工作也是如此,去了解上海乒乓球运动开展情况,更多倾听乒乓球爱好者的声音,他们有什么好的意见建议。这样推出的一系列举措才更有针对性,而不是自己拍脑袋想出来的。
王励勤指导业余乒乓球选手。
解放日报·上观新闻:现在你的两个身份,相当于打通了竞技体育和全民健身的界限,你对岗位的切换适应吗?
王励勤:两个岗位的切换,还是能很好地结合。体育强则中国强,国运兴则体育兴,竞技体育离不开群众基础。特别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,“广泛开展全民健身活动,加强青少年体育工作,促进群众体育和竞技体育全面发展,加快建设体育强国”,把发展全民健身事业、开展群众体育工作摆在更加重要位置,提出了更加明确的要求。现在我的视野更宽了,不是从体育的某个角度去考虑问题,而是融入体育强国建设。
虽然日常事务多了,更忙了,但忙得很开心。毕竟乒乓球陪伴了我三十多年,我对它有深厚的感情,现在还能为这个项目做些事,心里很欣慰。
2017年天津全运会,上海男乒时隔52年再夺全运会男团冠军。王励勤时任上海乒羽中心主任。
解放日报·上观新闻:现在你平时还打球吗?这次“七一”比赛是否会参加?
王励勤:现在打球的时间少了,偶尔跟朋友还会打打。 最近我会去一些乒乓球馆,跟球友的距离更近了,可以最直接地听到他们的心声,他们的一些意见建议为今后开展工作提供了很好的思路。
这次“七一”比赛我就不作为运动员参加了,我如果参加哪支队,那别的队会认为不公平了。(笑)
栏目主编:陈华
本文作者:秦东颖