“顺利通过!”在大学生创新项目通过答辩人员名单中看到自己名字的那一刻,国防科技大学学员李柯霖兴奋地握紧拳头——自己又顺利开拓了一条新赛道。
专业成绩排名第一、国际大学生物理竞赛金奖、发表高水平国际会议论文、“四有”优秀学员、学习标兵、训练标兵……作为一名大三学员,李柯霖身上仿佛有一股神奇的力量,助力他不断解锁新技能。然而,这样一位四面开花的“斜杠青年”,“开局”并不顺利。
手捧入学通知书,当李柯霖怀揣憧憬走进军校校园,打算一展拳脚时,新训给了他“一记重拳”——3000米跑不及格。
【资料图】
为了逆袭,李柯霖开启了“魔鬼训练”。由于体质较差,李柯霖刚跑两三圈胃里就翻江倒海,严重时还会呕吐。一次训练,即将抵达终点时,李柯霖突然眼前一黑摔倒在地。醒来后战友们劝他不要跑了,但他就是不服输,稍作调整又向终点冲去。
凭着这种不服输的劲头,渐渐地,不仅3000米跑被李柯霖成功拿下,他还成了队里的示范标杆,被评为训练标兵。就在身边战友纷纷投来赞许目光时,从不停止脚步的他又开始了新的“奔跑”。
“所有赛题均来自一线作战部队。”大二那年,听着讲台上参赛学长的分享,李柯霖眼前一亮。他也想用所学知识,解决部队实际问题。于是,他报名参加全军军事建模竞赛。
作为组长,李柯霖深知不能“闭门造车”。赛前,他找来历年比赛题目和优秀论文集反复钻研,并按照队员的专长进行分工。赛题发布后,他们立刻讨论确定解题思路。由于前期准备工作充分,大家很快进入角色,紧锣密鼓地进行代码编写和调试。
“每次‘跑’出来的结果为什么都不一样?”看似顺利的解题过程,却出现异常。眼看离比赛时间越来越近,大家的心态接近“崩溃”。
“如果在战场,此时放弃,无疑是‘投降’。”李柯霖对两位队友轻声却有力地说。大家很快重整旗鼓,并决定“反其道而行之”,一步步重新编写代码、测试调整。当屏幕上闪现出新成果的那一刻,3个人激动地跳了起来。最终,他们获得全军军事建模竞赛特等奖。
从校级到国家级再到国际级比赛,李柯霖在赛场上奋力“奔跑”,将一块块奖牌收入囊中,成为名副其实的“竞赛达人”。
2022年初,指导教员张海燕找到李柯霖,认为他在第十一届亚太数模竞赛获得一等奖的参赛论文,可以拓展为学术论文并进行发表——一条新赛道,又摆在了李柯霖面前。
第一次撰写这样“大块头”的学术论文,李柯霖毫无经验。看文献、测数据……他泡在图书馆里整整两个月,论文先后改了十几稿,直至最终被采用。
来不及高兴,李柯霖又遇到难关。由于论文创新性强,主办方邀请他做会议报告。论文汇报全程需用英文交流,这对李柯霖来说又是一座要攻下的“山头”。
为了纠正专业名词的发音,李柯霖每天自学2节口语课,一遍遍打磨讲解词、一遍遍进行实战练习。10分钟的汇报,他硬是对着电脑练习了上百遍。
两周后,李柯霖与多位经验丰富的“大咖”一同站上擂台。虽然他年龄最小、资历最浅,但他流利标准的英文、稳健大气的台风,引得在场评审专家频频点头。
李柯霖走在学校的步行道上,看着路灯散发出的光晕,他想起当初那个在夜色中喘着粗气拼命奔跑的身影,那个为了超越自我,不断挑战未知的热血青年。如今,面对即将到来的大四生活,李柯霖信心满满。(赵娜娜 罗雅岚)